2010年10月,“闷坏了自己”发表《UCweb涉嫌侵犯用户隐私》,扫描用户手机的通讯录。这篇博客也被太平洋、华军等各大网站转摘发布。UC优势科技也马上作出回应,声明表示用户在使用UC浏览器过程中是不会发生扫描用户通讯录等隐私问题。并且这可能是竞争对手的恶意推动。
针对《UCweb涉嫌侵犯用户隐私》的官方声明
- 用户在使用UC浏览器过程中不会发生扫描或上传通讯录等隐私问题;
- 用户只有在使用UC乐园产品时,可使用查找并邀请通讯录好友功能,
- 并且这是在明确用户提示和确认下所进行通讯录好友查找,目的是为好友分享自己在UC乐园的乐趣,提高用户体验;
- 好友的任一方上传通讯录均可能由系统匹配查找和邀请好友的情况,此处有可能让某些用户误解,我们会改进UC乐园的提示说明;
- 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,UC会非常珍惜自己6年来建立在用户心中的诚信品牌,同时竞争对手也会时时的监督我们;
- 从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看,此事有被竞争对手推动的情况,我们真诚的希望竞争对手将精力放在产品和服务上,通过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来打动用户,赢得市场;
- UC乐园目前还处于测试版,欢迎大家来UC乐园坐坐,体验一下乐园带给你的快乐。
重点看第4点,当时的理解为
——如果我的朋友使用了UC乐园,上传了通讯录。所以UC知道了我的电话号码。
那么
问题是:如果我没有加入UC乐园,虽然因为朋友上传的关系使得UC知道我的电话号码。那么UC怎么知道当前这台使用UC的手机就是对应这个电话号码了?
按照一般的理解不是应该是:UC知道了关于我的电话号码——“扫描”了正在使用的这台手机的电话号码——然后再返回相关的推广内容?
这是当时对这个问题的疑问。
不过没有怎么在乎,因为老早就因为广告没有使用UC的产品了,所以也没有验证“闷坏了自己”所说的情况。
偶然使用了一下UCweb7.5,7.6版,疑问更大了
- 使用UC自己的来电通流量监控,一旦打开UCweb,不执行任何的操作,每次都有2k的流量。这个2k的流量干了些什么?同样是代理机制,Opera mini怎么就没有这个?
- UCweb在主界面有一个“上海家园”,这个问题最明显。UC是怎么知道我的手机卡的归属地的?在漫游的情况下也是显示“上海家园”。而这张手机卡也没有参加UC的任何活动,仅仅是测试打开UCweb而已。这是不是说UCweb扫描了我的手机电话号码,并且返回到服务器来确定推广的内容?
为何要纠缠这个问题了?
现在手机都是实名制,而且手机里面还有通讯录,短信等私密信息。UCweb真的可以这样扫描电话号码的话,那么技术上它就很容易扫描手机的其他信息。